戈蒙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查看: 611|回复: 0

[专题讲座] 语言与文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 0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戈蒙网欢迎您注册。欢迎您加入戈蒙文学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用中文名注册

x
        语言与文学(简)

  今天我讲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二、词汇与文学;三、语音与文学;四、语法与文学。

   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语言修养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

  我们要学好现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都是用现代汉语写成的。文字不通顺,就写不出好的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来。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文艺工作者,只因文字不通顺,他们的作品被扔进文艺杂志编辑部的字纸篓里。

  我们要学习人民的语言。工人的语言,农民的语言,小市民的语言,我们都要学。学生腔是用不上的。我们说文学家要深入生活。我认为,学习人民的语言也是深入生活的一方面。惟有用人民的语言描写人民的生活,才能使作品有生活气息。赵树理熟悉农民的语言,老舍熟悉小市民的语言,所以他们描写的农民、小市民才那样生动、传神。

  我们还要学好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有许多修辞手段,我们今天还用得上。其次,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更不能不学好古代汉语。否则,我们连古文、古诗都看不懂,怎能研究文学史呢?

   二、词汇与文学

  这里讲的主要是形象思维的问题。形象思维是文学问题,也是语言问题。形象思维是用具体形象来构思,表现为语言则是多用具体名词,少用抽象名词。《诗经》的比兴,是形象思维的实践。后来发展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托情于景。抒情诗如果没有形象,就是最坏的抒情诗。诗的意境,也靠具体形象来表现。杜甫《秋兴》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就是以丛菊和孤舟这两个景物寄托他的思乡之情。假如他简单地说:离家两年多了,我很想家”这一类的话,就味同嚼蜡了。甚至,哲理的诗也离不开形象思维。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有池塘,有镜子(),有天光,有云影,有源头活水,而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每天看书都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好像有源头活水的清池,照得心里亮堂。这样说才有诗意,是一首好诗;如果用抽象的话说出,就不成为诗了。

  《文心雕龙》用相当大的篇幅讲形象思维的道理。它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又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比兴》又说:山沓(tà)杂乱;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色》这是古代文论中的形象思维论,值得我们好好地领会。

  形象思维也并不都是好的。庸俗的比喻就表现诗格的卑下。例如明世宗《送毛伯温》诗: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这种诗只有小学生的水平,是毫无诗意的诗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