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蒙网

 找回密码
 请用中文名注册
查看: 469|回复: 0

[名人佚记] 莫言:社会这船沉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2 19:3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戈蒙网欢迎您注册。欢迎您加入戈蒙文学大家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请用中文名注册

x
   微信图片_20210722192143.jpg

__楚山烟雨  "一首伟大的诗篇像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高士其

    莫言:社会这船沉了,富人不会比穷人的结局好到哪里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结晶。它能穿越时空的界限,来到每个渴望了解它的人的身边。如果说物质文明是四肢百骸,那么精神文明便是这四肢百骸的灵魂。文学记录了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种族的人的思想。它具有传承精神文明的特性。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体裁、描述方法永远都在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文学家对于精神世界的探讨和表达的执着。而在世界文学这一方面,有一个最权威的奖项,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自1895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对那些为世界贡献最大的人进行颁奖。以对人类贡献为标准,其奖项的含金量毋容置疑。中国虽然人才辈出,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极少。诺贝尔奖成立的一百多年来,也只有二人获奖。

  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莫言。(另一位医学奖的是:屠呦呦)

  1955年2月17日,莫言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

  1959年,莫言年仅4岁。当时中国陷入了粮食与副食品的短缺危机,整个农业发展几乎停摆。童年经历了极度贫困的事情,对莫言的文学作品影响非常大。无独有偶,1966年莫言因为"特殊时期"而辍学,无法完成学业的他只得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几乎所有的农活他都做过一遍。就这样过了10年,1976年莫言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值青年的莫言始终对于文学产生兴趣。在他担任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天天与书为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从社会历史到人文哲学,莫言就像一株幼苗,疯狂的攫取知识的养分

  4年后,莫言离开了图书馆管理员的岗位,同时也开启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1981年5月,这对莫言来说是永远铭记的一个日期。就在这个月,他的小说《春夜雨霏霏》第一次被选入刊物,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发表。之前莫言也曾写过一些文学作品,但是屡屡被退稿。而《春夜雨霏霏》并没有让莫言一炮成名,反而就像是石头投入池塘一般,仅仅是泛起丝丝涟漪,随后便消失无踪。

  经历过太多次的失败了,不管怎样这次投稿成功让莫言更有动力。就是虽然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没有震惊文坛,但是能够被选入文学杂志也是一种成功。有了这样的激励,莫言便将文学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继续发展下去。

  1982年,莫言在工作上获得了不错的进展,接连从正排级干部升迁到少校、副师职干部。1983年5月,莫言调到延庆总参三部五局宣传科任理论干事。热爱学习的莫言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努力上进,终于在1984年成功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莫言考入学校之后,原单位的领导非常不愿意莫言离开,多次找他谈话希望留下他,同时表明要提拔他当宣传科的科长。莫言确实也心动了,但他仔细思量之后,还是决定离开这里到学校深造莫言说:"科长可以有许多,但作家只会有一个"从此,莫言全心全意的踏上了文学的道路。

  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的过程中,莫言学到了很多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同时也结交了许多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名师。在众多名家的点拨下,莫言写出了《透明的红萝卜》这篇中篇小说,并于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

  透明的红萝卜》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年,在北京华侨大厦专门为莫言开了一次创作研讨会。在这场研讨会上,汪曾祺、史铁生、雷达等人对《透明的红萝卜》都发表了高度的评价。

  1986年,莫言创作了轰动文坛的小说《红高粱》。《红高粱》写出了莫言独特的风格。他将故事与现实融合起来,打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这个世界将莫言的乡土情怀和军民情怀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让读者流连忘返。在《红高粱》一炮而红之后,莫言的灵感犹如井喷一般爆发,《金发婴儿》、《球状闪电》、《欢乐》等等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几乎奠定了他作为青年作家在文坛的地位。

  1987年,莫言将《红高粱》的版权卖给了张艺谋,拍摄出了一部令人惊叹的同名电影。1988年2月,这部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成功斩获金熊奖,成为了第一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红高粱》的获奖让世界将目光聚焦在了中国电影的身上,打破了"中国不能出好片"的一贯思维,让整个世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

  1989年,莫言的《食草家族》横空出世。表面上这是一部探讨人与自然的文学作品,但在实质上他却深入思考了人的欲望、情感。随后,莫言在1996年发布了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本作品深刻的探讨了生命与宇宙的关系,文章中随处可见莫言对于美与丑、善与恶、纯洁与肮脏的思考。作品深度令人惊讶。

  2000年后,莫言不断出版他的作品,《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待摩西》等作品都在世界文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直到《蛙》的出世,让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获得诺贝尔的人。

  莫言的文学充满了魔幻的现实主义。他总能将不相干甚至是相反的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看似荒诞,实则寓意深刻。他的文学不仅体现出他身后的文学造诣,更是体现了他的学识广阔。随着时间流逝,莫言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剧情表面,他文章的深处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对欲望的批判、对蜕化的批判。

  2010年12月3日,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哪些人是有罪的》。这篇文章深刻而又警醒,他在演讲中的探讨了人对于财权的追求。莫言认为,人之所以追求财富与权力,正是因为人的贪欲造成的。他在其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社会这船沉了,富人不会比穷人结局好到哪里。"

  莫言所说的大船,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这一艘大船。他认为人们过度消耗着世界的能量,几近吸血鬼一般疯狂的吸食着地球的养分。这样过度的开采造成了大自然的巨变,气候变暖四季紊乱全都是由于人类的贪婪导致。不仅仅是环境,过度的贪婪更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矛盾,贫富差距变大、矛盾激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整个社会变得物化。这一切全都来自于利用不正当手段的人对世界的掌控和掠夺接着当然是为富不仁的人对于民众的剥削。他们占据更多的资源,总是想着如何从民众那里挤压更多的财富。非法致富的富人的过度贪婪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浪费。这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是对人类长久发展的犯罪。

  莫言认为,人应该学会敬畏自然。在自然之力下,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于难,哪怕有再多的珠宝、再大的别墅,在自然的巨掌下,也只不过是沙雕城堡,一碰就碎。

  莫言呼吁人类要重视和自然相处,放慢脚步,给地球休养生息的时间。同时警醒人们思考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正当的贪欲。当人的贪欲变少了,自然会放慢自身的速度,为今后的人留下更多的资源。

  是的,人们都能明白放慢发展速度,静下心来体会世界,消除欲望当然是好。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放弃飞速发展带来的快感?莫言自然也明白这一切,但他就像一个斗士一样,永远都不会放弃,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创作更多有意义的作品,尽可能地警醒世界。


    如果要科学家自己上报、求奖,求人为自己发放诺贝尔奖,而且必须自吹自己的成果如何高明。同时还得贬低别人(同行)的成果,又是填表,又是上报,又是审核,等等。那么,这位科学家还高贵吗?人格还高尚吗?他还有时间和心情去从事研究吗?

      诺贝尔奖为何最权威?因为获奖者不用像乞丐一样填表和自吹自擂!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的精英、人群的典范。他们人格的高下决定社会素质的高下。所以,真正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人格、高尚的人品,特别是骨气。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用中文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