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螳螂 发表于 2021-9-21 19:40:42

嫦娥奔月的另一种说辞



   嫦娥奔月的另一种说辞
      原创 唐都浪子

      嫦娥奔月的神话,科学的说法是源自古人对宇宙星辰的崇拜。故事最早见于《归藏》。后来民间传说衍化为多个故事版本。

      据西汉《淮南子》中的说法,嫦娥是因为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长生不死药,才升天飞进月宫,变成捣药的蟾蜍。蟾蜍即癞蛤蟆。只不过故事的衍化中,嫦娥成为上古时代帝喾的女儿、后羿之妻,美貌非凡。而在东汉之前是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后羿是夫妻关系。

      嫦娥奔月的神话虽然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深度挖掘:嫦娥与老公,在人间活得好好的,究竟为什么要奔月?

      红楼故事80回本快结尾的时候,湘云和黛玉在中秋之夜在凹晶馆咏月,有如下两句: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前联是湘云的。灵兔就是玉兔,嫦娥怀中抱的小宠物。月宫的玉兔就是最早传说的蟾蜍,它的职务是天宫后勤部医药司的一名捣药工。

      这是个俗典。淮南子之后的传说:月亮里还有吴刚伐桂和灵兔捣药的故事。广寒即广寒宫、月宫;代指月亮。人,黛玉在诗句中专指女儿。奔,是向往、或逃往之意。广寒宫的传说很多,较著名的有三个:

      1、做为人间红娘的神仙月老,住在月宫;

      2、指仙女嫦娥的宫殿。开始传说,嫦娥原为凡间美眉。无意之间服用后羿偷来的仙丹,飞升上天做了仙女。后又因思凡被贬,罚她住在寂寞寒冷的广寒宫。

      3、传说,是北方道家仙宫。

      后联是黛玉的。观黛玉此句之意,她把三个传说的寓意和喻义,都能兼顾的周全。同时点明这些传说的缘由:因为人间无道,才使凡人奔向天际、向往月宫的本质。为何是红楼女一号呢?黛玉聪明就聪明在这里。湘云和黛玉联句的深层意义,可以作为嫦娥为何奔月的答案。这或许是笔者的臆测,但不无依据。
      笔者前文论阿富汗危机的时候,提出一个概念:阿富汗社会男权意识浓烈,女性地位低下。犹如古中国的封建时代,甚至比古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约束更多、更严苛。其实并非古中国如此。中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均以男权意识为主导。所以,近代革命的内容,提高妇女地位和唤醒女权意识,就成为主要任务之一。而中国士人对唤醒女权意识以促进社会的进步,早有认识。

      文学史名篇《高唐赋》、《洛神赋》、《莺莺传》及花间派诗词、《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等等,都是中国文化人对女权意识的觉醒。

      但在皇帝治下,文化人为自保,他们只好婉转地编故事。中秋的嫦娥奔月、七夕的牛郎织女以及神话白蛇传、梁祝等等,莫不如此。因此,嫦娥奔月的神话还有一个说法: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看见了吗?一夫一妻制,是对男权社会的极限挑战。

      嫦娥因偷食后羿从西王母处求得的不死药,奔月成仙,就是因为看不惯凡间的种种不平与无道。不然,人间活得好好的,谁愿意飞上天居住在寂寞寒冷的广寒宫里?

      黛玉和湘云凹晶馆咏月联句还有一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

      犯斗即登天之意,邀为相约和约会之意。牛女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黛玉引用此典是从牛织故事而次生的另一典故:

      据说,天河与大海相通。海边住着一位勇敢多情的帅哥。他感于牛织的故事,就背干粮乘木筏来到天河,把牛郎织女邀请到木筏上,让他俩相会团聚。这个次生的传说真的很感人。但十分不解:小小木筏他俩在上面约会缠绵,你小子该呆哪儿呀!录像吗?可见无法实现。
      黛玉湘云此联,是借咏月表达对爱情美好结局的向往。但历来的典故传说,都是神仙的好梦,凡间的人们在梦想中一次次遭受厄运。所以,古中国人对中秋节的向往、祈祷的意识愈来愈浓。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全民性盛大节日。民间流行的习俗:有阖家团圆、拜会岳老和月老、情人寄予相思三大主题。

      古中国的文化人,历来崇拜黑夜中的月亮。这方面很多文学作品上面已解,因此这里不必多说。而古中国历法的推衍,更是以月亮运行规则为主要条件和根据。月亮也称太阴,故称:阴历。后儒家大师,对儒家理论的补充以及修正,及时地填入佛学“月印万川”的认识宇宙方法论。但因为知识有限,他们把月光的平等,理解为世本不平等而走向反面。这就是黛玉和湘云,后来又对的一联:

      黛:赏罚无宾主,湘:吟诗序仲昆。

      黛玉该句是说:国家的律典,应该不分主次、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湘云该句是说:诗词文章的创作、典章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应该排列出轻重缓急。

      黛湘该联,意思并不难解。而难解的是:该联内涵,与月亮之间的关系?细究黛湘的思想境界,联系到与月亮有关的文化奥义,即南宋后儒家大师朱熹创立器理学说所借鉴的佛学月印万川之论。

      闲言少叙。以上是中秋节的文学及文化意义。而最早的中秋节,应该与农桑祭祀有关。仲秋时分,秋高气爽。八月十五之夜月亮在全年十二次月圆之日,更显又大又明又亮。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月有阴晴圆缺。远古时代农业科技空白,基本是靠天吃饭。最初的中秋祭祀,一定为农桑大事。八月十五之际,如果没有意外的天灾,丰收基本在望。所以,中秋之际对月亮的祭祀和祈祷尤为重要。无论以后祭祀活动的宗旨如何变化,农桑衣食总是天下第一要务,关系社稷安危。但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发展,精神追求会相应发生变化。中秋节在以后各个时期衍生的神话传说,无论是伐桂的吴刚、还是寂寞的嫦娥,都与爱情婚姻有关。曹雪芹先生作诗曰: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这是咏月的至美至妙联句。远古人类对月祭拜祈祷,是为了衣食;而文明社会的青年男女对月祭拜相思,则是为了爱情。而当下的中秋节,聚会主题以团圆和谐为宗旨;但如果离开衣食和爱情两样最基础的欲望需求,和谐团圆只是一句空话。

      想想嫦娥奔月传说的演变,就知道古中国文化人的胆小殷勤,其实是为在男权社会里,唤醒女性意识、奔向自由爱情而去。

      广寒宫为道家仙宫,自由是道家文化的精华。嫦娥后羿都是凡间帝胄皇族。他们都为寻求自由而飞向天宫奔月移民去了,作为芸芸众生的卑微韭菜还有什么理由要拒绝?

      这就笔者认为的嫦娥奔月故事和中秋节盛会意义的精髄。


      来源:微信朋友圈。编者已对笔误略做修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嫦娥奔月的另一种说辞